首页
/ 学术活动
INTRODUCTION OF KEYNOTE SPEAKER
日期:2019-01-02 

 

谢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谢和平,1956117日出生于湖南娄底,矿山岩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原校长,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项目负责人。

20世纪80年代,谢和平在中国最早建立了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来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工程应用中应用。

 

袁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袁亮,1960630日出生于安徽淮南,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主要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副书记、校长、合肥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

袁亮开创性提出了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原理,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煤矿瓦斯爆炸成套技术与装备,成功地解决了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安全开采技术难题,并在淮南矿区首次实现了煤与瓦斯共采重大突破。创建了中国首个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率领团队将研究成果在全国煤炭行业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中国和世界低透气性煤层的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和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来,袁亮提出了“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护巷)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该技术被认为是煤炭开采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重点推广技术成果。

 

康红普

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康红普,19651116日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

康红普发明了煤矿井下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方法与仪器,揭示出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分布规律;开发出基于地质力学测试,以锚固与注浆为核心的煤矿巷道安全高效支护成套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中国煤矿得到广泛应用,简化了煤矿生产系统,提高了煤矿安全度与生产效率,推动了中国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提升了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水平。

 

王国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王国法,196081日出生,男,山东文登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开采技术与装备专家;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王国法开始参与了中国煤炭综采技术和装备引进、消化、国产化研制和试验的全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主持创新研发了新型高效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和系列高效综采关键技术装备;首次提出了液压支架与围岩“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稳定性耦合”的“三耦合”原理和设计方法;主持设计研发了世界最大采高的8.2m超大采高综采和20m特厚煤层综放、世界最小采高的0.6~1.3m薄煤层智能化综采和最大倾角的55°大倾角综采等系列技术与装备;主持的黄陵一矿智能化开采总体设计项目,首次实现常态化工作面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智能化采煤;主持建立了中国综采和液压支架技术标准体系,实现成套技术完全国产化,研发的产品出口到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葛世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葛世荣,19634月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智能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葛世荣提出了摩擦运输传动可靠性理论方法,创设了深井提升重载化、巷道运输自动化关键技术装备,攻克了煤矿井下智能化采运协同调控关键技术,其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在中国煤矿广泛应用,为大型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可靠运力保障,推动了中国煤矿智能化采运技术发展。

 

乔建永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校长

简介:

乔建永,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2月生于安徽,祖籍江苏,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科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完成研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北京邮电大学校长等职。

乔建永教授长期从事复分析、动力系统及其应用方面的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涉及复解析动力系统,亚纯函数理论,物理和工程问题中的解析方法等多个方面。研究成果发表在Commun. Math. Phys.Science in China等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科技部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复动力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关于茹利亚集的分布与拓扑复杂性研究);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核心数学的前沿问题)。

 

王家臣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简介:

王家臣,男,汉族,196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采矿工程专业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负责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主编,中国煤炭学会理事、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井工开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采矿冶金和勘探学会会员;《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七种学术杂志编委。

曾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孙越崎博士后奖、中国煤炭青年科技奖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编教材2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从事厚煤层开采、岩层控制及露天矿边坡等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